文/樊荣强
沟通,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。我经常说它就像要从A地把水引到B地,必须挖出一条沟来,水才可能通过去。
但是,这条沟并不好挖,即便挖出来一条沟,可这条沟中也会有许多障碍,就如河流,有峡口,有礁石,还有干涸的季节。
因此,有效的沟通、高效的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今天我就来总结一下十大沟通障碍。
第一,刻板印象。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一个群体,比如性别、年龄、国籍、受教育程度、职业、身份等等,我们就会把一些对该群体的成见强加于某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。比如,我们所谓的“无奸不商”就属于对商人的刻板印象之一。
第二,光环效应。指的是我们从个人的某一特征出发,推论出他的整体人格。比如说我们从谈判的另一方所提供的某一个虚假信息,就推论出对方其实是一个大骗子。又比如我们从一个人光鲜的衣着,就推断这个人是有才华有地位的。
第三,把意图强加于人。这个其实就是老话所讲的,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我们总是把某些不是对方的意图,强加在对方身上。我们也经常想要学会换位思考,但是有的时候,换位的时候却没有真正的换位,而且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。
第四,投射现象。这个与把意图强加于人有点类似。但这里重点是讲,将事实上属于自己的利益、情感和性格因素加之于对方。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推卸自己的责任。在日常生活当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,我对你不好,是因为你对我不好。
第五,指控者的偏见和辩白者的偏见。在冲突的情况下,往往有两种行动倾向:一是为自己辩白,因为对方都做了或者可能和我做一样的事情;二是指控对方,是他做的,不是我做的,或者是他先做的。只要我们指控了对方,就等于为自己辩白。
第六,对抗性贬低效应。也就是指在对抗性的情境当中,我们会怀疑,所有对方所说的话都可能成为对自己不利的武器。因此,无论对方说什么,我们都会贬低对方的意见的价值。甚至有时候会做出“为反对而反对”的荒唐举动。
第七,先入为主。我们在根据某一事件判断某人的时候,往往会受到事先接收到的某个信息的误导。例如,一位律师如果只听取了他的客户对某次交通事故的陈述,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为他找到可减轻量刑的情节,并且想象出对方需要加重量刑的情节。
第八,记忆的自我增强。如果我们一旦见过什么,或者我们相信自己曾经见过什么,那么之后我们就很有可能再次重新看到它,或者相信自己看到了它,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会越来越确信自己的看法。换句话说,我们就是试图以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第一印象保持一致。
第九,过度自信。过度自信的人相信他了解一切:他知道如何解决,他知道他应该做什么,你应该做什么。在语言和态度上显得既傲慢又自满,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表现:当他表述的时候,他高估了他的表述的清晰度;让他倾听的时候,他高估了他的理解力。他习惯性地对别人进行指控,坚守自己的立场,控制谈判或对话的流程。
第十,选择性认知。也就是在沟通过程当中,只看到那些对自己有利,或者能够证实他事前的判断和印象的东西。对于那些和自己的观点相反的事实、事例,人们往往视而不见,或者指控它们是虚假的、错误的,从而加以否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