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
最近我在看[美]彼得·迈尔斯和尚恩·尼克斯合著的《高效演讲:斯坦福最爱欢迎的沟通课》。我想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分享给大家。
作者把演讲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:开头、中间与结尾,并且分别为它们取了个名字:
坡道(开头部分)
发现(中间部分)
甜点(结尾部分)
之所以开头取名为坡道,是因为一个演讲一开始说的那几句话,就应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,并且有足够高的坡度。这就像跳台滑雪,坡道会改变你冲击的角度,把你推送到更高的水平。
作者提出一个“七秒法则”——在听众决定是否关注你的讲话之前,你只有七秒的时间可以利用。
遗憾的是,大多数据情况下,在你开口说第二句话之前,七秒钟已经过去了。为了避免这样的陷阱,作者提供了8点建议:
一,以“你(你们)”开头,不要说太多的“我”。这样可以明确地表现你理解听众的处境和感受。
二,运用强大的统计数据,或者叫“性感数据”。性感数据包含能给听众带来惊喜的元素。比如:“全世界有一半的人从来没有打过电话,想象一下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大的机遇。”
三,提出问题。比如:“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花了人生近一半的时间在开会?”
四,让听众感到震惊。
五,坦白。要表现得脆弱一些。“我一直害怕蜘蛛。一天,在会议室里,总裁让我去收拾人在角落里看到的一只蜘蛛。天哪……”
六,运用“想象”这个词。“大家想象一下这种情况。三年前,新的体育馆已经落成,我们的队员刚刚拿了他们的第一个冠军……”“想象”这个词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,因为它让演讲变成了互动式的交流。
七,讲述历史逸事。
八,讲故事。找出你数据里他人感兴趣的内容,将其作为重点利用对象。用人物把你的材料串连起来,如“路易斯是我的一个客户。他打电话给我说,如果在半个月之内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案,他就要露宿街头了。”
坦率地说,作者讲的这八个技巧,有些逻辑混乱,并没有遵循统一的分类标准。
你觉得哪几个可以合并吗?或者应当如何重新分类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