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俱乐部 城市分会 我的 文章
全部 心得 讲稿 动态 公告

如何克服公众演讲的紧张恐惧?钻石法则轻松搞定

首席小编
发表于 2021-05-18 11:11:24


文/樊荣强

多年前,曾经有一位公司总经理来跟我学习演讲。我问他,你自己认为主要的问题是什么?他说,紧张,当众讲话心里很紧张。我说,那你来跟我学习吧!他问,有什么专门的办法克服紧张吗?我说没有。

我明白他的意思,他跟大多数人一样,都以为克服当众讲话的紧张,有什么直接而简单的办法——类似于感冒发烧之后去医院吊水打针。我告诉他,你跟我好好练习我的独门绝技“钻石法则”吧。

我告诉他,我们在当众讲话的场合感到紧张,无外乎两个原因:一是不可知的心理因素,一是不可控的技术因素。所谓“不可知”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紧张,少数现象无法解释,多数现象只是因为缺少体验导致的。只是多体验就可以克服,也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的,你想要战胜恐惧,唯一的办法就是体验恐惧。所谓“不可控”就是缺少讲话技术,对讲话这件事情总是感觉处于失控状态——无法打开思路、无法聚焦思路、没有逻辑条理、没有表达重点,总之,大脑里的思绪飘浮不定,无法把控。

在演讲训练中,我总是让学生不断上台练习“钻石法则”,既解决过去体验太少的问题,又解决缺少技术熟练的问题。钻石法则着重解决演讲者的思维问题。我总是强调,如果你没有想清楚,你就无法讲清楚;如果你无法讲清楚,你就会感到紧张害怕。

钻石法则是我发明的一个当众即兴讲话的核心技术,其要点有三:一是立题。我们首先要明白,讲话就是在回答问题,而要回答的问题只有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这三种类型。所谓立题,就是在讲话时明确提出问题,然后回答它。简短的讲话回答一个立题,较长篇或长篇的讲话就是在回答多个立题。二是概括。回答立题的时候,一定要把相关的内容(即扣紧立题的答案)概括提炼成一二三点来回答,千万不要笼统地说一大段话。如果没有概括,不仅自己会感觉混乱,听众也容易觉得层次很乱,更进一步觉得你讲话没有水平。三是框架。大脑中的思绪总是网络状的,纵横交错,彼此关联。我们把它们讲出来的时候,一定要变成线性结构,即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成一条线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“三段论+三点式”来搭建框架。

如果你按照我所讲的钻石法则来练习100个话题,每个话题讲三分钟,绝对可以很快就消除公众演讲的恐惧。顺便说一下,我开头所讲的那位总经理学员,跟我练习了几十次之后告诉我,他现在上台讲话有时候要故意假装拿个讲稿了,因为集团公司来视察的领导还债券稿子讲话,他可不能表现得比集团领导还厉害啊!

下面我以“学而不思则罔”为题目写一个简短的演讲稿,帮助大家领悟钻石法则。

如何以“学而不思则罔”为题目发表演讲?

“学而不思则罔”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为政篇》。一般的解释是: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。这里把“罔”字解释为迷惑,引申为学了也白学,学无所得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把“罔”字理解为“无、没有”的意思,也就是学而不思则没有收获。哪些情况可以称为“学而不思则罔”呢?比如,有些人说,我读了几本书,可是啥也没有记住。这是一种情况。又比如,有人把《易经》看了几十页,完全没有看懂什么意思。又比如:有人听别人讲话,这个耳朵进,那个耳朵出,听完了,人家讲了啥,他啥也不知道。

为什么“学而不思则罔”呢?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“思”也就是“思考”。我对思考的定义定是,思考=提问-回答。因此我们要注意,思考这个行为的第一个动作是提出疑问,而所有的疑问分为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这三种。接下来,我们再看看为什么“学而不思则罔”?第一,不开始思考。就是在看到某种现象或针对某个摆在面前的信息,我们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,完全当它不存在。这种情况下,绝对无所得。第二,不懂得思考。正如我前面所说,思考是提出疑问并寻找答案的行为,如果你在某一现象与信息面前,不去提出疑问,那就容易陷入我们经常所讲的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”。这时候,我们学习所得就会很表面,很肤浅。第三,不深入思考。思考是会消耗能量与意志力的,甚至有许多事情会非常“烧脑”,但是,有些人思考问题总是浅尝辄止,缺乏力度,缺乏广度,更缺乏深度,当然所得也会很少。只有深入的思考,才有有深刻而超乎常人的见解与领悟。

怎么通过思考来提升学习的效果,增加自己学习所得呢?第一,多提问。凡事多问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。第二,多请教。如果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时,一定要向高人请教。第三,多运用。读书是学习,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。当你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时候,将会引发你更多的疑问,并且获得意外的领悟。



391 0

评论
一周热门
一月热门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