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
按照我的即兴演讲钻石法则,我们演讲以及所有的讲话都是在回答问题,而所有的问题只有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这三种“元问题”。
立题,是我的钻石法则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性概念,指的就是“建立问题”的缩写,即提出需要我们在演讲中展开全面、系统、深入回答的基本问题。三种“元问题”也就是“立题”的三种类型。
同时,我们在具体的叙述之中,也是在回答三种“元问题”,并且通过不断地“问答”而延续思路。
三种立题的性质与答案的对应如下:
是什么——描述性问题——事实式答案——摆事实
为什么——解释性问题——道理式答案——讲道理
怎么办——规定性问题——要求式答案——提要求
大家可以看到,如果从提问的角度看,演讲就是在回答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这三种问题;如果从回答的角度看,演讲就是在摆事实、讲道理、提要求。提醒大家注意,我们平时说讨论问题要摆事实、讲道理,可是却缺了一项提要求。也就是说,我们一定要注意,任何一个演讲,以及其中任何一个句子,要么在摆事实,要么在讲道理,要么在提要求。
本文专门讲一讲“为什么”这个类型的立题。
如前所述,为什么是解释性问题,也就是说,它总是在对某个事实、现象、想法、做法作出解释。这种解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道理。
什么又叫道理呢?这个概念很多人不明白,只是喜欢说“你不要跟我讲大道理”。道理二字,根本含义其实就是因果关系。一般性的因果关系就叫规律,具体性的因果关系就叫常识。
这个世上的聪明人、有智慧的人就是懂得无数道理的人,既把握了规律,又懂得常识,因此他们做事情成功的机率非常高,简直如鱼得水,一帆风顺,而且成绩显赫。
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演讲高手,你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讲道理的人。
要善于讲道理,即回答“为什么”这样的立题,首先就要明白为什么的三种类型,否则你就会陷入迷途。
总结起来,为什么分为三种类型。我分别介绍如下:
第一种:对结果进行解释
所谓结果,本义指植物长出果实,引申为事物发展所达到最后的状态。我们人类的行为,几乎没有不希望获得好的结果的,我们总是问别人“结果如何”,也总是被别人问“结果如何”。
通常我们关心的结果包括:成绩、收获、问题、失误、状态、事实、现象、影响、表现、特点,等等。
我们除了关心结果之外,还会关心结果背后的原因,也就是解释为什么会有(出现、存在、发生、导致、产生、取得)某种结果。
因果关系里面存在着时间关系,也就是说,结果是一个时间段最后的那种状态——现在的状态。我们对结果进行解释,就是在过去的时间里去寻找导致结果出现的要素。比如,你现在生病了,为什么会生病,一定是过去的某些个要素所导致的。也就是说,原因在先,结果在后。
当然,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只要先后出现,就是因果关系,比如你刚打一个喷嚏,接着天就下雨了。你绝不能把下雨这个结果的原因解释成因为你打了一个喷嚏。因此,怀疑论哲学家休谟甚至很极端地否定因果关系,他认为因果关系只是人们的一种想象,是人们把先后出现的两个事物建立联系的一种自我安慰。
话说回来,我倒愿意把休谟的观点视为一种善意的提醒,即不要任意解释因果关系,否则容易陷入诡辩——虽然人们经常这么干。
关于对结果的解释,举例如下:
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?
为什么这次活动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收获?
为什么公司总是发生这样的问题?
为什么你工作上总是出现同样的失误?
为什么会造成目前的状况?
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会存在这种不好的现象?
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影响?
为什么孩子会养成这样的习惯?
为什么这类人会形成这几个特点?
为什么他一到关键时刻就会是这样的表现?
第二种:对想法进行解释
为了叙述的方便,我们把结果视为客观的事物,虽然结果也可能是主观的事物,比如,某人被人欺侮之后就产生了报仇的心理。
与结果这种客观的事物相对应的,就是主观的想法。相对而言,想法存在于我们的大脑,或者存在于电脑中、纸上以及我们的嘴巴上,它并不是一种已经实现了的东西,更不是一种实体一般的存在。但它们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,因此,我也把它们称为事实。
姑且我们把结果称为客观事实,把想法称为主观事实。
我们在人际交流之中,除了关注客观的结果之外,还必须关注主观的想法,而想法通常包括:观点、态度、感受、目标、愿望、要求、决定、意见、打算、建议,等等。
对想法进行解释,是一种比较宽泛的说法。其实这里的想法还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观点、见解、态度。它们是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,属于“是什么”的范畴。另一类是打算、建议、措施。它们是想对一个事物实施改变,大体上属于“怎么办”的范畴,只不过是概括性的。
前一类对观点、见解、态度的解释,很多时候就是在论证,强调自己的观点、见解、态度的正确性,从而达到被人所理解与接受的目的。后一类对打算、建议、措施的解释,往往是在阐明其可行性、合理性与必要性,目的也是为了让人理解与接受。
简单来说,前一类可以叫“为什么要这么想”,后一类可以叫“为什么要这么做”。
关于对想法的解释,举例如下:
为什么我的观点是正确的?
为什么我对这件事情有这样的态度?
为什么我的感受是如此糟糕?
为什么我们要确定这样的目标?
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愿望?
为什么他们要提出这样的要求?
为什么我们要做出这样的决定?
为什么我打算这么做?
为什么我想给大家提出这些建议?
第三种:对做法进行解释
除了上述两类为什么之外,还必须讲一讲第三类为什么——对做法进行解释。
所谓做法包括:行动、行为、措施、计划、思路、方法、手段、方案、策略、对策,等等。
上面第二类想法里面,其实也包括了做法,但是,那是面向未来的做法,即现在有一个目标,我打算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——这就是面向未来的做法。
现在讲的做法不是面向未来的,而过去已经完成了的做法,包括刚刚完成了的做法。
套用英语关于时态的术语,第二类里面的做法(其实只是一个想法),可以称为“将来进行时”或“将来完成时”,表示要在将来某一时间开始或者完成的动作。而此处所讲的做法,可以称为“过去完成时”,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前就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,它对过去的某一点造成了某种影响或结果。
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做法就是第一类结果里面的部分原因——即人类行为那一部分。可以说,对做法的解释,就是对结果的原因的原因(人类行为那一部分)的解释。
考虑到时间因素,做法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距离现在久远的;一类是刚刚发生的,甚至是正在进行中且没有完成的。
前一类就是历史。我们讨论历史的时候,总是会问:“某人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”我们总是试图找到合理的解释。
后一类则是摆在眼前的,比如老师告诉你,你的孩子昨天偷偷把手机带进了学校,你一定会非常生气地问孩子: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虽然孩子的解释基本上不可能让我们满意,但是,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关于这种做法的解释。
关于对做法的解释,举例如下:
为什么你们当时会采取这样的行动?
为什么当时我采取为样的应对措施?
为什么他们会发生这样的行为?
为什么你创业时会拟订定样一个计划?
为什么他们会用这个思路来挑战对方?
为什么你会采用这个方法?
为什么那时你会采取如此手段打击对方?
为什么你要提出这个方案?
为什么我们当时选择了这个策略?
为什么我三年前调整了对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