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
030 公平、公正与公开,缺一不可。(P.321)
每年高考结束,都 会有很多关于高考的讨论。虽然高考也被人无数次批判过,但是,它有一点是难于否定的,社会很不公平,但高考是其中最公平的一件事。那么高考究竟公不公平呢?刘润在此用高考这件事来解释清楚了,我们经常使用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这三个概念。
公平
公平,我们可以理解 成用“同一把”尺子丈量万物。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——用分数要求你,也用分数要求其他人;用实力淘汰你,也用实力淘汰其他人。这就是公平。
公平的核心,不是用“哪一把”尺子,而是用“同一把”尺子。什么叫不是“同一把”尺子?妈妈说:“你怎么不把东西分给弟弟吃?”哥哥说:“因为弟弟也没有分给我啊。”妈妈说:“他不一样,他是弟弟。”这就是不公平。妈妈用“分享”丈量哥哥,用“独享”丈量弟弟。——这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说的“双标”,“双标”就是不公平。
公正
公正,可以理解成选 “哪一把”尺子来丈量。到底先哪一把尺子来丈量,才算是公正,甚至是正义呢?我们常说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”,如果把选择尺子的决定权交给家长,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该上清华北大。
公正的本质不是“你对我错”的问题,而是“谁有权做选择”的问题。一般的准则是,谁能够承担最后的责任,谁就有权制定标准——选择哪一把尺子。
在国外,大学可以决定招生的方式和录取标准,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私立大学,他们为自己的公信力负责,为自己的生存负责。因此,即使他们是自主招生,但很少发生腐败。
在中国,大学的招生方式和录取标准在政府,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学是公立的,政府必须为它负责到底。曾经搞过让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招生权,随即就会发生违反公平原则的腐败。
公开
难道就没有办法做到既公平又公正吗?有。不是“公开”。所谓公开,我们可以理解成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,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。一旦公开,维护公平的成本将会因为分摊给所有利益相关者而大大降低。
除了公平、公正、公开这三个概念之外,社会运作还需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平衡,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保持相对的和谐 。
公平,是指收入分配追求相对平等。效率,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。然而,公平与效率之间往往是矛盾的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、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说过:“资源,总会落到用得最好的人手里。”
但是,这样的效率,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公平。社会财富是最大化了,但有大部分人的收入“被平均了”,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。
理解“公平”与“效率”这组对立统一的概念之后,我们就会理解邓小平为什么会说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”。
在20世纪80年代,在改革开放初期,整个中国都在强调“效率优先”,因为效率优先,少数的能人被激励,才能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。只有经济高速增长之后,才有必要提出“再分配”的问题。怎么再分配?失业救济、再就业培训、减免你收入人群的税费、提供更多便宜的社会服务,甚至现金补助等,都是再分配的方式。
通过再分配削峰填谷,以求一定程度上的公平。那只“公平与效率”之钟上的钟摆,正在从极致“效率优先”的那一侧,缓缓地向“公平”这一侧回摆,逐渐指向“效率与公平的均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