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
在一般的话语体系中,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,学术地位最为崇高,影响最为深远。当然,还有一个更加厉害的法家,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,此处按下不表。
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,都没法说清楚这儒释道三家的根本观点与彼此区别。
日前我买了刘聪和王黎芳合著的一本书《三教归一:佛教与道教、儒教》,可惜书中也只讲了三教归一的源流,却没有三教教旨的阐述。
需要说明的一点是,儒释道的“释”,指的就是佛,因为佛祖的尊称叫释迦牟尼。
南怀瑾先生说:“佛为心,道为骨,儒为表,大度看世界。技在手,能在身,思在脑,从容过生活。三千年读史,不外功名利禄;九万里悟道,终归诗酒田园。”
南怀瑾先生这段话被很多人所引用,说得很有道理,而且采用了对偶的方式表达,看上去非常巧妙。
但是我认为,南怀瑾先生这句话只是从儒释道的功用层面来说的,并没有指明三家的根本区别。
佛为心,指人们用佛法教义来安心;道为骨,指人们用宇宙之道来像骨架一样撑起一个人的格局;儒为表,指人们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信条来包装自己。
在我看来,儒释道三家的根本观点如下:
儒家讲入世。讲求的是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努力地建功立业,要相信自己,人定胜天,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的信念,孜孜以求,必有大成。
道家讲顺势。有个成语叫顺势而为,这就是典型的道家思想,道家讲无为不是无所作为,而讲的是不要逆势而为,要顺势而为。老子说:“夫唯不争,天下莫能与之争!”这个“不争”就是“无为”。
佛家讲出世。出世的“世”,指的是世俗的家庭和感情,所以出世也叫出家,但这不是小孩子的离家出走。出家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舍弃家庭,而是舍弃由此形成的执著和凡夫心。说的简单一点,佛家讲的就是去除欲望。
明白了儒释道三家的根本观点之后,我们就能够理解,为什么“青年学儒家,中年学道家,老年学佛家”这句话了?
这句话是谁最先提出来的,我确实不知道,但几乎所有明白其中道理的人,尤其是经历过许多事情的人、上了一点年纪的人,都会接受这句话。
因为这句话就代表了人生应该在不同阶段所抱持的三种态度:青年的时候就应该像儒家一样积极作为,勤奋刻苦;到了中年就应该像道家一样洒脱一点,顺势而为;到了老年就学习佛家,凡事看开一点,不要有太大的欲望,安享晚年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“儒—道—佛”这个顺序是不可改变的,更不可以颠倒,否则年纪轻轻即遁入空门,人生不是悲剧也是艰难的错位。
梁漱溟先生曾经指出,我们面对所有的问题,一般有三种态度:一是全力以赴,以最高的标准解决问题;二是受挫以后,降低标准解决问题;三是放弃目标,不把问题当成问题。
受梁漱溟先生的启发,我曾经在一次演讲当中把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:求、缘、舍。
青年时一个字——求。人生下来的时候,赤条条地一无所有。在父母的养育培养之下,不断的追求,不断的向外求,获取知识、提升能力、磨练意志、建立人脉、创造财富,通过一个求字,获得极大的能量,让自己变得很强大。
中年时一个字——缘。通过青年时代的不断的追求,进入中年之后,一个人的能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强度。这个时候就不是一味地讲“求”,而是讲“缘”,讲随缘。合则聚,不合则散,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。
老年时一个字——舍。巅峰期一过,人就慢慢地衰老。孔子说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这里的“得”,就是得到、拥有、占有的意思,换个说法就是“不舍得”。因此老年就是要舍,舍去名利,节制欲望。
儒道释之教义不仅与人生三个阶段的态度相合,而且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,人们对待与处理所有问题的三种态度相合,也是解决某一问题的三个阶段的状态。
以大龄剩女处理婚姻问题为例:
20多岁的豆蔻年华,所追求的结婚对象,通常来讲,标准就是“高富帅”,而且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,非“高富帅”不嫁,这可谓儒家的坚持。
超过30岁如果还待字闺中,没有觅得“高富帅”般的如意郎君,慢慢地就开启不断降低标准:身高差一点,可以;形象差一点,可以;钱少一点,可以;结过婚没孩子,可以;结过婚有孩子,也可以……似乎有点随遇而安,得过且过,顺势而为,颇有道家风范。
不幸的是,不断降低标准,年龄超过了40岁,居然还是没有嫁出去。不可能无底线吧?那也太不尊重自己了!因此决定不再降低标准——老娘我不嫁了!一个人过又不是不可以,过去几十年不都是一个人过来的吗?到这个时候,放弃解决问题,不把婚姻问题当问题,清心寡欲,在家修行,这不就是佛家的选择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