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
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14节:
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
看到这句话,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,学古文,学文言文,感觉头疼就是因为有些字你不知道怎么去理解,你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它,因此它的解释就有可能五花八门。我在这里讲两种解释。
首先说一说国学大师辜鸿铭对这句话的解释。“君子周而不比”这句话有两个核心的词“周”和“比”。辜鸿铭把“周”解释为公正、公平。这个周和公正公平有什么关系呢?仔细想想好象也是有点道理的。周,我们可以想象周围、大家,也就是你照顾到所有人的时候,那就公正了,那就公平了。这样讲好像是有点道理。比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中立。辜鸿铭解释君子周而不比,就是君子能够做到公正公平,但是他不保持中立,“不比”就是不保持中立,他一定会偏袒某一方的。这好像有点矛盾,你说公正公平,你怎么又不保持中立呢?事实 上来讲就是这样子,比如你作为一个执政者,作为一个裁判官,你面对一个官司,有一方是强势的,有一方是弱势的,这时你虽然要讲公正公平,但是你不能保持中立,可能你要偏袒弱势的一方,受欺负的一方,对不对?这样讲就通了。接下来再把比解释一下,为什么它和中立有关系呢?比,可以说是并排,我们所谓的比较,左手和右手比较,是不是要把它们并列起来,并排起来,这样子理解就是中立。
再来看“小人比而不周”,就是小人是怎么样的呢?他看似讲中立,但是他不公平不公正,丧失正义,他没有这些东西。仔细想想,小是是这样的吧!小人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,为了自己的私利,假装表示我很中立,我不表态,我不发表意见,但是实际上来讲,他所追求的东西,不是公平正义的东西。这就是辜鸿铭先生对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”的一个解释。
再说另外一种解释。周指的是合群,我们君子跟很多人都合得来,周嘛就是大家、周围都合得来。比又指什么呢?是勾结的意思。君子是跟大家都合得来,但绝对不去搞勾结这种狼狈为奸的事情。这样解释好像也是通的。小人是怎样的呢?比而不周,小人就喜欢勾结在一起,为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勾结在一起,“而不周”就是跟大家不合群,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,然后勾心斗角,当然跟大家不合群。这样解释好像也是通的。君子跟大家都合群,但绝不跟某些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;小人总是勾结起来二坏事,而跟大家不合群。
上面两种解释都讲得通,你要喜欢哪一种呢?任你选。我觉得都可以,只要为我所用。这也是我关于读书的一个观点,读书你要读书你自己的观点,你要去把作者的一些说法,也可能是误读,也可能是误解,但是你只要拿来可以去触发你的思路,去理解现实当中的一些现象,我学得这就是正确的读书方法。
最后想说一下,从演讲的角度来讲,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方式。我也经常讲,我们在发表演讲的过程中,一定要使用对比的方法展开你的思路。在这里,孔子就是把君子和小人他们不同的特点、不同的做事方式、风格进行了对比,让听者听起来非常的清晰而且容易理解,甚至记忆深刻。